
興盛優選年GMV突破400億,同比增長300%
隨著各互聯網巨頭入局,緊追興盛,也在下沉市場交戰。據興盛優選官方數據顯示,年GMV同比增長300%+,進駐城鎮和農村同比增長300%+,也進一步驗證了社區團購殺傷力。
一、絕招護航
“年度GMV、下沉市場GMV同比增長300%”,興盛能取得這樣好成績,不僅有賴于社區團購愈發龐大的市場體量,更與興盛自身經營優勢相關。
興盛主張打持久戰,對團購業務核心板塊一直未曾放松。業內人士指出,無論是生鮮電商還是社區團購業態,履約是生鮮經營關鍵要素,涉及到供應、配送、庫存,做不好會降低消費者黏性。
據消費者反映,在部分社區團購企業購買生鮮產品時,曾因供應不足、配送失誤出現訂單延誤情況,消費滿意度大打折扣。興盛始終履行“211”原則(即今晚11點前下單、次日早上11點消費者就能到店提貨),服務體驗感更好。
興盛優選聯合創始人劉輝宇曾公開表示:物流是興盛優選的核心能力。不像部分平臺外包物流配送給第三方,興盛物流配送自主權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。芙蓉興盛斥資打造B2B快消品訂貨平臺阿必達,目前已基本覆蓋廣東、湖北等16省、深入超200個縣級市,為興盛優選搭建起高效,可控的物流體系。
正因興盛不需要第三方履約,又有線上加盟店配送支撐,興盛履約成本占有優勢。據悉,興盛履約成本占總成本 3% 左右,目前巨頭們履約成本占比基本是興盛的 2-3 倍。
去年12月,京東集團宣布通過將以7億美元戰略投資興盛優選,兩家會在數據、技術、倉儲和短鏈物流等領域攜手合作。對興盛而言,京東具備更為完善物流體系,有它加持無疑是打了一針強心劑。
二、乘風破浪
可靠供應鏈,穩定履約時間成為興盛優選鋒利佩劍,賦予其勇氣,敢與巨頭們一決高下。以長沙為例,除了本地老對手十薈團、知花知果等企業,美團、橙心、阿里等都已在長沙安營扎寨、壘筑城墻。盡管如此,長沙本地業內人士透露,目前興盛仍占本地社區團購市場最多份額。
2014年,掌門人岳立華在長沙正式推出“興盛優選電商”,敏銳嗅到線上紅利。2015年,興盛優選上線自配送模式,成交訂單寥寥無幾,但將線上線下聯動起來。同年,興盛進行調整,上線“網倉配送模式”,虧損達2000萬,但摸索出了以補貼策略引流獲客新打法,快速抓取了一批用戶。
2016年,興盛在菜市場設立了配送站,業務仍沒有很大起色,興盛意識到門店與平臺聯動、與消費者產生互動的重要性。這一年,芙蓉興盛店主與社區居民開啟了“群關系”,采用預售+自提模式,訂單量飛速增長??梢哉f,興盛一路不斷碰壁,不斷精進。
另外,業內人士指出,興盛優選競爭力還在于其起盤模式。起初興盛就依靠芙蓉興盛B2B模式、加盟制度,積累了大量門店資源,起盤速度快。去年9月,興盛優選聯合創始人劉輝宇就曾公開表示,興盛團購業務范圍已覆蓋超過16省、3萬個鄉村。
三、劍指何方
目前社區團購賽道,各大巨頭紛紛效仿興盛,攻城略地、聲勢浩大。美團采用網格倉搭建供應鏈體系,橙心啟動線下小店,同樣進行雙線布局。面對這種情況,興盛更應該穩住陣腳。
未來,重倉供應鏈、用戶精細化運營將會是社區團購平臺兩大重要考驗。興盛優選官方表示,1月29日河南蔬菜館正式上線,還將在云南、海南、廣西、陜西多地尋找優質蔬菜基地,加強供應端建設。同時,興盛定會持續打磨“物流”這一核心優勢。
業內人士表示,未來平臺負責銷售板塊,直接觸達C端,團長僅需負責最后履約部分。隨著訂單量逐漸增大,平臺推品銷售服務費降低、對應傭金降低,履約服務費則會升高。因此,有實體店的團長履約服務能力更強,相較僅僅有群的團長而言,收入更有保障;同時,平臺也能減輕一部分履約壓力。
大膽猜測,興盛或將走“職業化團長”發展道路,既不浪費大批加盟店店主資源,又能圈下線上流量,做好履約服務。不過團購大戰中,就曾傳出興盛團長跳到其他平臺的行為,往后興盛要想做好運營,就得黏住團長。
目前來看,巨頭們瘋狂拓城、以空間跑贏時間的打法,待跑馬圈地結束后,下一階段便開始精細化運營,更硬的仗還在后面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