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個月HiShop發布的社區云店V3.2引起了平臺商家的廣泛關注,特別是快遞到家模塊的上線,大大增加了商家擴大銷路的信心,不過也有商家提出了這樣的疑慮:增加了快遞到家的社區團購,不就和傳統的電商一樣了嗎?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析一下,社區團購與傳統電商的區別。
首先從商業模式上來看,傳統電商以平臺為中心,靠用戶主動搜索瀏覽,點擊查看,反復對比之后,下單購買,完成訂單,平臺和用戶之間形成了閉環。而社區團購由團長整合用戶的購買需求,向平臺下單,平臺通過自身的供應鏈采集配送到社區自提點,由用戶自提或團長配送,快遞到家只是將最后一個環節簡化,并沒有改變整個運行流程。
與傳統電商相比,社區團購的優勢在哪里?
?獲客成本低傳統電商主要通過搜索和購買流量廣告等獲得客戶關注,而近年來競爭行業越來越多、平臺競爭越來越激烈,導致線上流量價格越來越高;社區團購依托實體門店和社交網絡,門店海報、小區宣傳、微信群聊等方式讓社區團購的獲客成本大大降低,同時依靠熟人社交,可以實現用戶裂變式增長。
?運營成本低傳統電商的運營和用戶轉化通常依靠營銷活動,商家讓利刺激用戶的購買欲,而社區團購基于信任關系促進轉化,由團長基于社群標簽提供精準化的推薦和服務,比傳統電商的大數據推薦更貼近用戶需求。
?傳播力更強傳統電商的“搜索”模式下,用戶使用同樣的流量入口,購物網絡呈現“中心化特征”,卻是單向傳播。社區團購的購物網絡是以團長為基點的去中心化結構,群里的每一個成員都是傳播網絡上的節點,每個節點都可以成為流量入口并產生交易。

發展現狀傳統電商發展放緩經過了20年高速發展,中國電商行業已從一個初生的嬰兒走向成熟的中年,2018年中國網絡購物交易規模8.0萬億元,增速逐漸放緩,以天貓、京東、唯品會等為代表的傳統主流電商平臺用戶增速已持續放緩至20%甚至更低的水平。無論對于電商平臺還是商戶,都面臨著競爭日益激烈、獲客成本不斷攀升的困境,亟待找到更高效、低價、粘性更強的流量來源。
移動社交發展蓬勃,社區團購前景可期社區團購從2018年開始成為資本的新寵,社交電商的上市更是將社交電商推上風口。根據艾瑞咨詢的統計數據表示,2018年中國社交電商行業規模達6268.5億元,同比增長255.8%。
隨著社交流量與電商交易的融合程度不斷深入,社交電商占網絡購物市場的比例也不斷增加,2015年-2018年三年間,社交電商占整體網絡購物市場的比例從占中國網絡購物市場比例從0.1%增加到了7.8%。僅半年時間,多家社區團購企業就異軍突起,先后完成總額超過40億元的融資。特別是十薈團和你我您的合并,讓更多人堅定,社區團購的蛋糕遠比看到的大。
每種商業模式都是自己的優勢,每種模式的發展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。社區團購因為有團長的加入,為用戶挑選商品,整合需求向平臺爭取更低的價格,讓用戶體驗到了服務,讓整個購物體驗有了溫度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