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社區團購產品選擇哪幾類更好賣?
社區團購的銷售產品,基本上都是快消品,以生鮮食品為主,想要讓自己平臺的產品能有更好的銷量,就需要做好選品工作。滿足消費者的購買需求,才能讓平臺有持續的發展。那么,社區團購產品選擇哪幾類更好賣呢?
1、冷鏈凍品類
例如冰淇淋、速凍水餃、冷鮮肉等商品。在此之前,由于倉儲條件惡劣,無論是對消費者還是商家,網購此類商品都是一個難以完美實現的過程:寄售的物流成本過高,商家難以承擔;當設置了起步訂單數量時,消費者又不需要它了。
而社區團購模式【集單預售+統一配送】的特點,則為此給出了一種解決方案。目前,在現有的冷鏈社區團購平臺有三種供應鏈模式:300公里外以代理制為主要模式,大型冷鏈車主要應用在200 - 300公里,和小規模冷鏈車輛和三輪冷鏈車主要應用在城市地區。
2、美妝與母嬰類產品
社區團購以團長為社區組織者,依靠領隊的熟人關系作為信任的背書。它的邏輯其實與網上KOL種草模式是相通的。不同的是,KOL團長和社區團購用戶都在同一個線下社區,他們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,用戶信任值更高,粘性也就更大,還大大提高了社交流量的使用。
據了解,你我您、食享會、呆蘿卜、十薈團等社區拼團頭部企業也都有經營美妝類商品。根據比達咨詢的社區團購2019年第一季度行業報告,社區拼團企業的女性用戶居多(53.8%),七成以上用戶年齡在19-35歲之間,這可以說是跟美妝與母嬰行業的目標客戶群體呈現高度的吻合。
3、水產海鮮類
① 海鮮具有更強的“網紅氣質”和社交屬性,便于傳播。相較于買了一箱蘋果,購買幾只波士頓龍蝦顯然更值得曬單和分享,這降低了商家前期的宣傳成本;
② 海鮮在二三線城市的可比價行為不多,蘋果到處都有賣,但海鮮往往只有大型商超才有售,消費者很容易感知到性價比;
③ 海鮮客單價高,雖然“高頻打低頻”的邏輯是成立的,但高客單價商品也能幫商家建立起品牌。
4、蔬菜
在社區團購興起之前,很多互聯網企業都認為生鮮品類,尤其是蔬菜,代表了生鮮非標、高損耗、毛利過低的典型特征。
蔬菜毛利潤低的部分原因是傳統渠道的多層次,每一層的毛利潤都比較低。但是社區團購模式減少了許多中間環節,大部分產品是從原產地到餐桌;另外,蔬菜的種類很多,所以即使按照批發市場的價格計算到消費者手中的價格,毛利仍然是足夠高的。
以上四種就是社區團購產品選擇的熱點,這些商品都可以為提供平臺帶來足夠的能量,讓用戶愿意使用社區團購小程序進行消費。滿足了用戶需求,也就能達成盈利的目標。想要了解更多,記得持續關注網站更新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