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社區團購的前景怎么樣?
疫情期間,社區團購受到了國家和政府的支持,一路突飛猛進,又得到了許多商業巨頭的融資。社區團購再一次成為了香餑餑,很多想要的入局的人就會問。社區團購的前景怎么樣?
社區團購確實獲客成本低、模式輕,但生鮮品類必然要求玩家發力供應鏈。隨著競爭加劇,資金和供應鏈能力雙雙不足的玩家都已出局。對于陷入流量饑渴的新老巨頭來說,這顯然是不容錯過的時間窗口。
社區團購之所以能在今年重回C位,甚至有煥發“第二春”的態勢,與其在疫情期間的突出表現密不可分。疫情期間,社區團購充分體現其在解決小區買菜難題上的價值,成為居民生活的重要支撐,平臺營業額也隨之大漲。
以十薈團為例,其在疫情期間的業務單量翻倍,武漢地區更是增長了500%。3月份,十薈團宣布GMV破5億,到了4月,其GMV突破6.5億元。漲幅的信息量很大,大到各路玩家都開始重新審視社區團購。
此前關于社區團購的質疑中,不少聲音認為其只是傳統渠道的補充,銷售暴漲是特殊時期被迫應對的結果,但隨著疫情防控取得成效,社區團購平臺的銷售額不跌反漲,增幅背后的意味呼之欲出:疫情催化了社區團購在C端的滲透,消費習慣正在形成。在場外觀察已久的玩家不會錯過這一時間窗口,尤其是把“吃得更好”寫進使命的美團。
除了“沒有邊界”,美團常被提起的另一個標簽是“后發優勢”。無論是當年的外賣之爭,還是今年的充電寶,美團在擇機入局上的眼光一向精準,此番親自下場,顯然又是一個精心考量的決定。
在生鮮賽道,目前美團已經形成清晰三步走戰略:前置倉模式的美團買菜、代運營模式的“菜大全”、以及社區團購模式的美團優選,三者分別為美團在一線城市、二三線城市、下沉市場的生鮮布局,而這樣的安排則與各自的業務特性有關。社區團購是互聯網巨頭渴求的流量入口,但得到巨頭加持的社區團購最終能否顛覆生鮮玩法,目前仍是未知數。
